对深化丽水职业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丽水职业教育发展较快,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但丽水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还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不高等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结构性的用工荒现象较为突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对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部门管理
各级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形成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工作的共识,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产业竞争力和打造“平安丽水”的一件大事来抓。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的协调指导作用,搭建校企合作的信息沟通平台,尽快促成职教集团的建立。
同时,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建若干个由学校、企业、行业等相关单位组成以行业性质为主线,按专业与行业对接的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校企合作的各个环节,协调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进校企合作深入、稳定、有效开展。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加强各类培训的统筹协调,着力解决职业培训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资金分散、效果不佳等问题,形成主管部门既分工又协作的培训管理机制,提高职业培训效果。
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相关制度
规划布局要树立大丽水的理念,立足现有教育资源基础,积极促进职业教育与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根据丽水农业十大产业、工业八大特色支柱产业和旅游业、服务业等丽水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做好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实训中心、实习基地、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定点布局。建议学习宁波等地的做法,出台类似于宁波市的《关于加快构建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意见》文件,为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完善相关制度,提高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改善职教办学条件;提高技术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落实就业准入制和持证上岗制度,保证职校学生就业率;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行技能鉴定规范管理、教考分离的考核制度。同时要加强新技术工种技能鉴定项目的开发,促进高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对接经济发展需求,调整职校专业结构
政府部门要将“适应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调节的基本手段,以“规模特色办学”为原则,引导各职校分层次办好特色专业。各职校要根据规划和社会及企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调整,开设就业指向性、针对性强的专业和课程,并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变化,不断充实新门类、新工艺、新技术,使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更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要。
同时,全市各职业院校要加强沟通联系,避免重复设置专业、争抢生源现象,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形成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县市各类职业教育学校为补充的人才培养网络,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自主发展的职教体系。
四、激活用人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
首先,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技能人才优势互补,岗位流动的机制。学校依托企业培训教师,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使专业教师熟悉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提高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等级培训,促使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企业将技师派往学校提供教学服务,为企业发展进行有意向的人才培养。
其次,加快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改革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研究制定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和标准;打破单位性质、个人身份界限,制订职业学校向社会招聘、录用、选拔专门人才的政策,广泛吸引和鼓励热心教育事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
第三,建立全市职教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制定各职业院校间跨校互聘教师的相关制度,妥善处理教师的考核、工作量计算和酬金发放等问题,形成专业教师互聘互用、资源共享的用人格局,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职教师资队伍。
五、建立保障机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以职教集团成立为契机,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通过组建职教集团,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制定相关制度,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各自的优势,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深入探索工学交替、校企一体、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择业与创业能力。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给予丽水市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享受民办教育的优惠政策,科学规划指导实训项目设置,使实训内容更加符合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之成为各职业院校学生和在岗职工实训的主阵地。另外,还可选择一批优秀企业或事业单位,投放一定的实训经费,建立一批挂牌的教学基地,利用企业车间、设备安排学生实习。
建立校企合作的经费保障机制。校企合作运行的必需资金,应当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合作效果评估,达到标准的,政府在资金、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对校企合作作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六、以政府办学为主,营造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
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能力。要依法保障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确定、学籍管理、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可以跨区域招生,可以与本地、异地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总结扩大“教育券”的发放范围,以调动社会各界投资办学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重点学校、骨干学科和紧缺专业的资金投入,并切实加大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和督查,不断提高单位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社会贡献率。
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适应市场需求,实行市场运作,引入社会资金,引进国内、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以股份制、联合制、国有民办等形式,创办高水平的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鼓励企业、行业自主培训。企业根据实际需要举办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强化自主培训功能,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实行多形式联合办学。
□ 汤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