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的第20周年。作为这一理念的先行实践地,浙江丽水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和职业教育优势,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4月12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彭兵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四频道《职教中国》节目,深度解析职业教育如何赋能山区资源转化,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丽水经验”。浙江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献峰,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晓受邀接受专访。
彭兵指出,丽水市森林覆盖率超80%,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美誉。立足这一优势,学校以服务地方发展为核心,做好“三个一”。第一,一个组群。打造三类特色专业群,第一类专业群培养“能说会写会上山”的护林人;第二类专业群以“买全球卖全球”模式,将丽水山居、山泉和山货推向国际市场;第三类专业群为林业和农业制造机器设备装备培养新工科人才。第二,一个教育。针对山区人才“干得好、下得去、留得住”的难题,构建“技能报国—技能共富—技能立身”三级教育体系,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其认同山区、扎根山区,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山区发展的深度融合。第三,一个改革。学校以“三维双向”改革突破传统职教局限,构建适配山区需求的教学生态。通过创设职业教育场景,将课堂延伸至山林、田间,让学生在行动中掌握技能;纵向贯通中职、高职、本科衔接通道,横向深化东西部协作,融合校内外资源,确保培养的人才精准匹配山区产业升级与生态振兴需求。
陆献峰表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推动“以竹代塑”,促进产业特色化发展采取了系列举措,通过资源链、产业链、加工链、创新链和消费链“五链齐发”,推动竹产品设计与制造专业创办,未来将为竹产业提供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刘晓指出,职业教育在推动“两山”理念转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深耕林业产业人才培养,培养了一大批既懂经营、善管理,又知数字、能带富的新型农林人才,在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交流探讨中,嘉宾们一致认为,人才流失是当前山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浙江省积极应对,通过共建基地、定向委培、项目依托等方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林业专业技能人才队伍。
中国教育电视台、浙江林业、学习强国、教育之江、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来源:宣传部)
【责编:蔡佩珍 审核:阙敏慧 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