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教师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迈向新台阶,电子信息学院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教研室主任蓝杰老师的精心筹备下,于1月4日至6日,针对智能电子产品实训室和智慧物联网实训室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培训。此次培训得到了学院的高度重视,教务处副处长叶钢、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徐海峰以及教研室全体教师踊跃参与。
1月4日清晨,培训在充满期待的氛围中正式开启。蓝杰老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学院紧跟前沿步伐打造的实训室,已然成为教学与科研的强大“引擎”。而本次培训恰似一把 “钥匙”,旨在帮助教师们解锁这些先进设施的精妙之处,使其能无缝融入日常教学,焕发出全新活力。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对于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培训中,专业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两个实训室的设备配置、功能亮点以及操作流程。还巧妙结合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热门应用场景,开展项目式实训案例培训。教师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积极互动,抛出一个个专业问题,更迫不及待地亲手操作各类仪器设备,力求将每一个细节、每一项功能都了然于心。一番实践与探索下来,教师们已然与实训室的资源深度“对话”,为后续教学工作筑牢根基。
除了技术培训,本次活动还围绕新建实训室展开的项目式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的深度研讨。教务处副处长叶钢指出,项目式教学改革是适应新时代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利用新建实训室的优势,设计贴近实际应用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学院副院长徐海峰谈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必须紧扣行业发展“脉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他鼓励教师们勇于试水新的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点燃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激活主动探索的潜能。
在热烈的讨论中,教师们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的教师提议引入企业一线真实项目,让学生在实战历练中积累宝贵经验;有的主张打破学科壁垒,强化跨学科融合,全方位锻造学生综合能力;还有的建议构建更为精细完善的导师制度,为学生成长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指导。
此次活动宛如一场“及时雨”,为电子信息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升级。教师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信心,迎接新的教学挑战,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电子信息人才而不懈努力。
(来源:电子信息学院 撰稿:李如意)
(责编:翁婉仪 审核:徐海峰 阙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