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者:宣传部初审发布时间:2024-03-07浏览次数:22

【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书记 徐徐】

高质量党建赋能一体化长学制建设  高水平服务生态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

2024年绿谷校区(智能制造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校党委151突破提升行动的引领下,有效落实《关于推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服务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革命老区职业教育一体化长学制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部署,以一体化长学制专业建设、校内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国际化办学提质升级和“金齿轮”党建品牌体系建设等推动新工科攀高向强,为“升本创大”作出积极贡献。

喜迎党代会,开启新篇章。通过调研、访谈、座谈等在全院师生、紧密型合作企业中组织开展升本创大 智造何为大讨论;推出升本创大-智造党员有话说系列推文;组织实施我为升本创大献一策活动,围绕长学制建设、产教融合、中德合作、工匠精神培育等重点开展征集,评选十个金点子。提炼、设计绿谷校区(智能制造学院)院训、宣传片、视觉识别系统。完成做好党代会各项工作任务,学习落实党代会会议精神。

“金色齿轮”启新程,党建引领赋能争先按照党代会要求部署,深化践行“把校区建在开发区,把专业建在产业链,把支部建在专业群,把课堂建在生产线”的发展理念,在学校党建品牌的统领下,设计实施“金齿轮”党建品牌工程第一期,着力培养“金匠人才”。主要内容为“一个学院党建品牌矩阵+两个抓手+三个空间+四支队伍+五链融合”。一是亮出党建品牌“金齿轮”,在“支部建在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整体建强以智能制造类、智能控制类为主攻方向的金马达和金榔头两个党支部。特色化打造“清润绿谷”廉洁文化品牌、“金扳手”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金钉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二是以修订教师工作业绩考核方案,制定实施党建联系人工作职责条例为牵引推动专业内涵重点建设任务深化、标志性成果获取和党员队伍提质升级。三是通过建成学院“金齿轮”党群服务中心、“清润绿谷”廉洁文化品牌第二期建设、“金扳手”新时代学雷锋服务站点以实体空间建设推动校区特色文化培育;四是通过内培外引博士、技术能手、产业教授等高技能人才,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辅导员、班主任等名师工作室;挖掘、宣传制造类优秀毕业生高技能人才代表;开展首批绿谷“金匠、银匠”评选等举措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创新人才和高素养劳动者培养。五是强化校企地深度融合,加强与紧密型企业、职教本科高校院所开展党建联建,更大能级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六是争创省级党建标杆院系等相关荣誉,形成一批有特色、有亮度的党建“金名片”。  

“迭代升级”开新局,打造山区制造类技能人才培养样本。一是抓好人才中高本一体化工作,打造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样本。进一步优化本地中、高、本教育资源,完善招生、考试、管理和评价制度,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优秀本土人才,在本地求学、本地培养、本地就业。二是抓实德国工业技师培养体系本土化工作,打造中德合作样本。加深与德国爱科特学院进行合作办学,引进德国工业技师培养项目。争取人设部门相关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与德国工业技师证书互通。引入德国原版教材,并结合德国标准和中国行业要求,开发适合中国学生的课程标准和内容等。三是深化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样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入实施三段三阶双主体育人工作,启动校内外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使产业学院毕业生的留丽比例更进一步。积极推进史磊大师工作室、吴小明教授工作室、白景元博士工作室入驻滚动小微园,针对滚动功能部件、汽摩配等产业相关产品从材料、工艺装备以及测试等环节开展科技服务。

“共富共强”作示范,师生培养德技并修。一是以学习借鉴调研为基础,积极探索职业本科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二是以订单班升级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留丽率;三是以党建引领为根基,创新打造五彩一站式学生社区;四是以工匠精神培育为特色,重点建设清新、优良的班风学风;五是以工科学生特点为突破口,全面建设绿谷特色校园文化;六是以“金扳手”志愿服务为载体,打造社区社会实践典型范例;七是以织密“六级网格”预防体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八是结合“金钉子”培养工程,做好优秀典型学生的培养。

聚焦“夯基固垒”,精耕细作校区管理设计实施2024年为校区师生办实事项目,用心用情办好“南大门门径系统更新、外卖配送柜设置、6号楼地胶铺设、工会小家暨咖啡吧建设、双校区公交线路直达、体育健身器材增设等实事,项目内容涉及校园文化、校园安全、公共卫生、后勤服务等方面,着力解决师生关注热点和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紧盯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梳理更新后勤、培训相关制度规章,守好安全责任底线,提高师生满意度和幸福感。



【智能制造学院院长 王科】

党建引领,区校融通,标准建设,跨企联合

2024年智能制造学院绿谷校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区校行企联动、产教深度融合”关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围绕“151突破行动计划”,党建引领,助力培养徳技并修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为“双高校”建设与“升本创大”作出积极贡献。

、区校融通,促进智造专业群内涵提升

(一)做好长学制试点准备工作

1.围绕中高本一体化长学制开展教研活动

做好调研工作,在申报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两个职业本科的专业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本科核心课程教学实施开展教研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参与,组织开展智能制造、智能控制专业的大教研活动

2.外引内培做好长学制师资储备

精准引进高水平人才,引进博士1-2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高技能人才1人,做强科技特派团,抓实骨干教师培养。充分利用同城资源,与高校杭电、南理工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调研学习,初步形成长学制管理机制

针对长学制学生管理、学籍管理、教学管理以及教师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调研,形成有效的长学制管理机制,为长学制试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职业本科实施做好准备。

(二)优化完善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

1.智能制造专业群再定位

智能制造专业群分制造与控制专业,五个专业方向模具专业转型升级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重新梳理平台课程,构建完善的平台课程体系。

本学期5个班学生将轮流到车间完成企业工作任务。

2.加强标志性成果培育

通过课程认证、金课申报、技能竞赛、论文发表和项目申报等途径,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标准建设开拓中德工业技师培养

(一)人才培养

做好中德工业技师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施过程注重学生成长档案建设,结合行业需求和国际标准,制定完善的考证训练计划。持续推进“双元制”办学模式探索,积极谋划中德合作教学成果,推广中德工业技师培养模式。

(二)基地建设

对照2024年度采购预算表,完成700万项目建设。2024年5月前在7号楼一楼完成材料模拟计算中心建设;8月底前在7号楼414完成学院数字孪生实训室建设和在408完成智能制造学院生产单元数字化实训室建设。3月初做好与新疆新和县职业学校30万汽车维修设备捐助工作,开启东西部合作办学。

(三)师资培训

邀请德国专家到丽水开展集中培训,选拔骨干教师赴德国或培训基地接受培训使之成为具有国际认证资格的教育工作者。

、跨企联合聚焦产教深度融合

(一)产业学院建设

做好三个专班工作:滚动功能专班,“延锋造班,中广场工程师匠心”班

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学院入驻开发区小微园开展工作。以学生实习就业为切入点,以人社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为纽带,深入到企业开展科技服务。

(二)科研与社会服务

以智能制造技术技能平台为核心,组织科研骨干,深入到企业开展科技服务。

1.吴小明团队,市级滚动功能部件创新联合体,与企业组建滚动功能部件创新研究中心,开展市级重点研发项目研究。

2.史磊团队,市科技特派团开展超精密静压硬车市重点项目。完成样机组装,成果小试,检测指标达到国内领先。

3.赵春芳特种合金研发团队,努力申报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发挥其博导柔性引进人才作用。

4.白景元博士团队,依托智能制造学院、东北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资源,与丽水重点企业开展研发项目合作。

(三)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

逐步完善基地建设运营机制建设,并开展以下类别培训。

1.考证培训,增值赋能产业人员:继续办好智造学院的传统优势技能培训项目如电工、车工、铣工、机器人、制图员等,打通企业产业工人技能职称上升通道。

2.大赛培训,培养行业精英:组织市区技能竞赛,为企业培养行业精英领军人物引领行业发展。

3.素质提升培训,提高人文软实力:联合工会、妇联开展企业员工素质类提升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幸福指数,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4.企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培训,量身定制促发展:针对一些对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资质有需求的大企业,提供申报支持、培训认定。

、学生与后勤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上,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构建智造特色“大思政”育人格局,助力培养徳技并修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后勤保障工作,聚焦“夯基固垒”,精耕细作校区管理。积极实施2024年为校区师生办实事项目完成大门门禁系统更新篮球场改造7号楼教学空间改造校区图书馆咖啡吧项目建设守好安全责任底线,提高师生满意度和幸福感。

、存在的困难与改进举措

1.开发区的合作尚不完备每月主动去开发区相关部门对接,并形成机制。

2.人员配备不足。班子干部配备尚未完全到位,缺少科研管理服务副院长。

社会服务办工作人员只有1人,杨俐老师借用。

办公室教学秘书2人(1人产假)杨晓雪老师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