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力 再出发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2-14浏览次数:2288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坚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加强行政管理能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推动优质校建设,学校于2018年1月24日至29日组织开展2018年轻干部冬令营主题学习培训活动。

一、育干部、建优质

冬令营活动采用集中授课、分组讨论、现场教学等形式,围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发展方向、现代美学空间营造等主题,由校党委书记梁忆南任团长,纪委书记潘洪峰、组织部(人事处)部长叶健芬、宣传部(统战部)部长陈茂铨任组长,带领4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一行41人顶着严寒、冒着风雪,奔赴义乌、湖州、上海学习考察。

梁忆南在冬令营活动中强调,年轻干部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此次冬令营的目的是提高干部管理能力、更新干部管理理念、拓宽干部眼界,要求每位干部在活动后深入思考、积极实践、学以致用。2018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各项工作推进的关键之年,距离建校二十周年仅有三年。各位年轻干部更要以建校二十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作为检验学校办学成果的工作坐标,振奋精神加油干、重整旗鼓再出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学员们说:“我们要时刻不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

年轻干部冬令营1.jpg

二、多形式、广视野

主题一:院校走访,共商地方高职高水平发展

为促进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推动省优质校建设,此次冬令营选取了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兄弟院校开展学习与交流。首站来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听取校党委书记王振洪关于优质校建设和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新时代、新平台、新使命,推动地方高职高水平发展”。围绕跨入新时代,认识浙江高职的发展态势;搭建新平台,探索地方高职的发展之路;肩负新使命,发挥中层干部的骨干作用三个部分。王振洪分析了新时期高职办学的发展态势、薄弱环节以及更高要求;分享了理念学习平台、立德树人平台、产教融合平台、教师发展平台、国际合作平台、内部治理平台的搭建经验;勉励干部要做职教情怀的有志者、立德树人的垂范者、改革创新的拓荒者、资源协同的耕耘者、主动对标的有心者、精益求精的管理者、正向能量的传递者、精准服务的贴心者。随后一行人考察了学校创业园,听取了园区工作人员对创业园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及取得成绩的介绍;详细了解了园区九大特色板块及国家旅游与林业商品研发中心的人才集聚、专业人才实训培养等方面情况;参观了园区创意作品展厅、学子实践基地、创意党建之家、入驻园区内的特色企业及教师工作室。

第二站来到了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听取校党委书记周家健关于地方高职院校治校理念的专题讲座:“地方高职院校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周家健介绍了湖职深化改革的8条举措、转型发展的7个着力点、服务地方的10项行动计划。同时聆听了湖州市委党校胡继妹教授关于湖州经济发展状况的讲座,了解了湖州经济发展情况及新一轮发展规划。参观了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空间并进行深入交流。

主题二:现场体验,感受互联网背景下商业新模式

为深入体验互联网背景下的新思维、发展的新阶段和新步骤,积极主动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冬令营一行先后来到金华金义都市新区菜鸟产业园、天猫仓储和上海盒马鲜生,感受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物流企业、新零售企业的商业运营新模式;聆听了四川万众共赢商学院院长洪海江作的《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专题讲座,进一步体会到了互联网背景下商业新模式给予传统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以及高职教育如何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培养“明天的人才”。

主题三:企业参观,探寻精益运营与智能精细管理方法

机器人、数字化制造等技术正在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引领着制造方式智能化发展;云制造、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电子商务等网络协同制造模式正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世界在巨变、中国在聚变、企业在剧变。冬令营一行实地参观了上海“前小桔”创意体验农场和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现场感受了质量管理的真谛,对学校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有了紧迫感,为学校开展2018质量年工作做了思想准备和推进依据。

主题四:空间探寻,体验现代空间美学与利用

如何创造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丰富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与活动经历,一直以来是教育教学空间营造与利用方面的难题。冬令营一行带着空间营造的课题,走入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龙美术馆、明珠美术馆光之空间等,体验现代空间美学,寻找空间营造与利用的方法。

三、向新力、再出发

在冬令营活动中,学员们利用路途中、课间、晚上的时间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讨论和交流。大家畅谈收获、交流思想、展望未来,一致认为,通过走访学习、参观和体验看到了差距、解决了困惑、开阔了眼界、找到了标杆、提升了格局、达成了共识、明确了方向。

1.以人为本:教师是立校之本,学生为教育之本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学生人生出彩、让家长、社会、行业满意的重任。干部队伍的理念与能力、师资队伍的眼界与实力、服务队伍的态度与活力都是优质校建设的内动力。通过院校走访,我们看到了差距;通过现场体验,我们感受到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扑面而来;通过企业参观,我们探寻到了精细管理的内核;通过空间营造,我们找到了空间设计与优化的方法。我们要以全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以“以生为本、迎接变革、积极创新、精细管理”为目标,努力做到教师人人出彩、学生人人成才。

2.教学变革:从商业经营视角,看教育理念变革

中国线下零售的机会,正往“大”与“小”两头发展。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走出了以“创”立校的特色办学之路;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则从“综合”向“工科为主”定位转型,走“小而美”的发展之路。学校发展战略定位仍然是“大”与“小”的问题。学校内部治理则如同企业的精益运营与智能精细管理,搭建共享的信息化平台、构建动态的诊断与改进体系、创新有效的体制机制都是关键。

如果将大型购物中心看作是省属高职院校,则如盒马鲜生这样的体验店就类似于急于弯道超车的地方高职院校。若没有主动对接地方产业,没有服务地方经济,则如同体验店没有提供自主研发的鲜食产品,不仅难以显示办学特色,也难以服务区域经济。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爱课堂、MOOC等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如同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新变革,给专业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问题与机遇,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融入,并适应这种创新变化带来的竞争。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解决的就是如何利用商品来吸引消费者的问题,那么,学生需求调研、教研活动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就尤为重要。

3.空间营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前小桔”HES营地秉承健康、探究、分享的理念,在自然教育领域进行了一次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龙美术馆(西岸馆)打破了封闭内向型的美术馆空间模式,功能设计上兼顾了开放性和公众的参与性;明珠美术馆“光之空间”书店是融合全方位、立体阅读载体的商业综合体艺术空间,设计师安藤忠雄一直秉承着“创造出能让大家凝聚和汇集的场所才是建筑的本质”理念;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则将咖啡烘焙工厂搬到了顾客面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互动式全感官咖啡体验。这些都将给学校自然教育基地、机电工程学院门厅、继续教育学院空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空间、课堂与实训教学空间等的建设与改造提供借鉴。

864AEE97E02E7F51A182ED96E9CDC46F.jpg

(撰稿人:徐爱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