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院、部门及所属公司: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教基一厅》[2014] 2号和浙江省教育厅《浙教电工作2014》166号文件精神的要求。学院决定于5月12日下午3:00举行全校性的避险演练活动。现将有关活动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全校所有师生员工(包括各部门临时工)
二、演练时间:3:00——3:44(结束), 3:25前拉响的警报,一次为预警,一次为空袭警报;3:30起拉响警报,拉响的警报是我们这次演练的警报,当听到警报拉响时,大家立刻躲避,再次听到警报拉响时,迅速逃离,就近避险。
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
1、疏散的集中地点:①11幢楼的东边教室、12幢楼的东边教室、7幢楼疏散的集中地点是学院东大门空旷处;②6幢楼、3幢、4幢、5幢、老图书馆、11幢楼的西边教室疏散的集中地点是东广场及周边草坪、喷泉空旷处;③12幢楼的西边教室、音乐楼教室疏散的集中地点是音乐楼西面草坪绿化空旷处;④老实验楼的教室、实验室疏散的集中地点是老实验楼北面健身场空旷处;⑤21幢、23幢、24幢、25幢疏散的集中地点是音乐楼北面蘑菇亭旁花坛绿化空旷处;⑥实训厂房、17幢、18幢、19幢、20幢、22幢疏散的集中地点是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田径运动场。
2、疏散路线:
1号通道:12幢教学楼以门厅为界东面教室从东边楼梯下楼疏散到学院东大门空旷处。
2号通道:12幢教学楼以门厅为界西面教室从西边楼梯下楼疏散到音乐楼西面草坪绿化空旷处。
3号通道:11幢教学楼以门厅为界东面教室从东边楼梯下楼疏散到学院东大门空旷处。
4号通道: 11幢教学楼以门厅为界西面教室从西边楼梯下楼疏散到东广场及周边草坪、喷泉空旷处。
5号通道:6幢教学楼南楼各层的1、2、3教室从东边楼梯下楼至东广场场。
6号通道:6幢教学楼南楼各层的其他教室从中间楼梯和西边楼梯下楼至东广场。
7号通道:6幢教学楼北楼各层的1、2、3教室从东边楼梯下楼至东广场场。
8号通道:6幢教学楼北楼各层的其他教室从中间楼梯和西边楼梯下楼至东广场。
行政楼(图书馆)、机电大楼所有人员从消防通道就近快速撤离至运动场。
各宿舍楼从消防通道就近快速撤离至指定地点集结。
3、撤离(疏散)方法:听到警报信号,当时在教室上课的任课老师迅速指挥学生及时打开前后门,并马上采取应急避险措施,在教室里的师生迅速下蹲。地震:双手抱头背向教室承重墙角落或者弯腰低头钻进课桌下。当听到连续长警报信号后,将学生分成前后两路,一部分走前门,一部分走后门,就近从安全出口按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进行疏散。撤离教室时要有次序,用手抱头。从哪一侧楼梯撤离按规定执行。
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灾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确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三、演练注意事项
1、这是一项全员参加的特大型活动,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疏散有序”的原则,认真做好部署,老师在演练中要起重要作用,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又要通过演练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全校师生在突发紧急事件中快速有序撤离危险区,也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人群挤压、踩踏等意外的事故。老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迅速疏散。在楼梯下楼时,不准学生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2、科学避灾、有序撤离。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遇到火情,千万不要跳楼。为保证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得携带个人物品,更不允许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
3、疏散途中不能再次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远离高压线。
4、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
5、学生在疏散时不要求穿着整齐,但要穿鞋,要轻装上阵。
6、在演练中如遇突发事件,立即停止演练。
7、教职员工不得无故请假,由所在分院、部门负责考勤,组织人事处进行统计,无故不参加者作旷工处理。
8、所有一、二年级学生不得缺席,由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负责考勤,缺席的报分院学工办,无故不参加者作旷课处理。
9、工作人员必须到岗到位,认真负责,听从指挥,玩忽职守者要追究其责任。
10、在演练过程中,如有人破坏演练,一律从严处理。
四、演练总结
演练结束后,各分院要认真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材料报学院保卫处。今后一旦遇到各类突发事件,紧急疏散的程序、方法和集结地点要按本次演练的模式进行。要把安全活动月的精神以及建立起来的各项制度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各分院在寝室的学生疏散集结地点安排:
环境分院集结地点:篮球场
机电分院集结地点:排球场
财贸分院集结地点:田径运动场
人文分院集结地点:网球场
201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