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党政工作总结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0-28浏览次数:1341

五年来,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以全面推进省级示范校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注重协调发展,着力强化内涵,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党建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

一是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巩固和拓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强和改进了思想政治工作。学院紧紧围绕省教育工委“践行科学发展 争做育人先锋服务生态文明”的争创主题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提升党员素质、服务师生员工、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党委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继续按节点、分步骤在全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效推进了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制定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贯彻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工作方案》。会前营造了喜迎十八大的浓厚氛围,会中组织收听收看,及时讨论学习,加强会议精神的宣传,会后全面细化各项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措施,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掀起了领导带头,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十八大精神学习热潮。开展了丰富多彩,师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有效推进了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加强了师德建设,强化了育人意识。加强了思政工作载体建设,注重方法创新,在“典型引路”、“营造氛围”、“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创新和实效。2012年,田春来同志被授予省教育系统“十大育人先锋”荣誉称号。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大宣传”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提高舆论领导能力。五年来,学校声誉不断扩大,获得全国优秀高职院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浙江省文明办网示范单位、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十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

二是全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加大工作经费投入,积极创新支部工作机制与模式,扎实开展规范党支部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注重学生党建工作,加强了以业余党校为主体的党员教育主阵地建设。五年里,举办业余党校21期,培训学员5700多人次、发展党员1500人,学校荣获了省先进示范基层党校、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单位、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入选《浙江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指导》案例。财贸管理分院党总支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全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三是不断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提高班子办学治校能力和思想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了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学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分院党政交叉任职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支部学习会制度,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增强了广大党员党性观念和党性意识,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创新学习形式,密切结合学校实际,深入研究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创新了干部考核方式,进一步加大了考核的民主力度。坚持和完善干部谈话、诫勉、收入申报制度,加强了对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中,领导班子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开展了学校的各项建设、改革工作。

四是持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优化了工作流程,增强了工作运行的透明度。持续推进《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廉政风险排查及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以组织收看廉政教育片、举办防腐倡廉专题讲座、开展廉政故事和廉政楹联创作以及格言警句创作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有效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各项活动,营造风清气正校园环境。加强了审计工作,积极配合省委教育工委的党风廉政建设巡查工作。做好对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建筑材料认质认价、仪器设备物资采购的招议标、实训大楼建设等工作的监督检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反腐倡廉不断深入。

五是倾情倾力做好统战群团工作。加强了统战、保卫、工会、团学、离退休干部,组织开展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和调研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党外人士在学院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进了校园民主政治建设。2010年学校成功举办建校一百年暨高职办学十周年庆典,展示了成果,扩大了影响,巩固了感情,振奋了信心。设置了校友工作机构,在全省11个市和丽水9县市区召开了校友座谈会并成立了校友分会,每年定期召开校友工作会议,建立了校友工作长效机制。每年开展慈善捐赠月活动,五年来,累计捐赠金额达33余元。加强了校园安全稳定和综合治理工作。我院“爱心乐园”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二、以示范校建设为抓手,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推进

1.高质量推进示范项目建设,顺利通过示范终期验收。学校按照《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不断完善示范建设机制、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全面推进了示范建设各项工作。通过三年苦干实干,于20126月以理科组名列前茅的成绩,通过专家组检查验收。同年9月,被省教育厅、财政厅授予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实现了我校“在赶趟中发展,在补课中前进,在建设中跨越,在示范中崛起”的目标。

2.教学质量工程成效显著。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努力改进教学工作。大力开展专业内涵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实训基地建设。五年来,实现了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项目等一系列突破,现有央财支持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重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7个、优势专业2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省“十一五”重点建设教材33部、省级示范校实训基地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支、省新世纪教改项目11个,有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高校中青年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坛新秀等24人。去年,省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园林、园艺)落户我院。5年,大学生学科技能竞赛屡获大奖,获省级以上一等奖100余人次,其中工程测量专业荣获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测量竞赛一等奖。进一步加强了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95%以上,新生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2年开始向社会公布。

3.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优化。完善了人才培养数据平台建设。全院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平台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发展;坚持内涵发展,注重质量提高;坚持服务产业,注重能力提升”的原则,设置了五个项目,即: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学生成长关怀体系建设,产学合作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几年的建设,平台逐渐成熟、完善,其成果有力地支撑了我院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以及整体办学水平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申报了“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新专业;园林工程技术增加“规划设计”专业方向;

4.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和完善二级教学管理组织;健全实训管理机构,增加专职管理人员;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市场调研,召开人才培养方案研讨暨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会,及时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学业评价办法,引导学生知行并进、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同步发展。

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毕业生综合实训实现网络化平台管理。健全了学院教学督导室和分院教学督导组机构,增加企业、行业督导专家,开展多形式的监控工作;修订教学督导室职责和工作条例,改善了《班级教学周报表》和《教学督导简报》的管理与功能。实施督、导并举,点面结合,实施全程监控,强化全员监控,提高了师生的质量意识。

5.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完善了才人规划。以省级示范校建设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为契机,从大人才观视角,总结了而近年来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制定了人才兴校战略,拟定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设置方案》,完成了首次岗位设置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人才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大了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现有教职工379人,专任教师 310人,教授20人,副高职称教师 107人,双师型教师 145人,青年教师中硕、博士比例为 43%。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派遣教学骨干、专业带头人到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地区)进行业务研修,共计79人次。注重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展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及各类评优,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社会服务能力逐年增强

学校不断增强自身直接服务于地方建设和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力,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科研、社会服务工作从弱到强,影响力日益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扩大。近五年来,共获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立项34项,科研与技术服务经费共605万元,核心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82篇。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教育部人文社科、省自然基金项目、省哲社规划课题等多项零的突破。学校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院所合作,组织成立了丽水职教集团,与五个县区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了“丽水农民学院”、“丽威IT服务学院”、“庆元食用菌学院”、“丽水旅游养生学院”和“天喜培训学院”,开展了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同时依托专业,通过教师下企业、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挂职锻炼、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职业培训等多种形式,送技下乡、送教入企,为地方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作出了积极贡献。近五年,社会培训达23000人次,成人教育与社会培训收入近3500万元。

四、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合作交流初显成效

加强了国际合作,拓宽了合作渠道,校际合作办学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强了国内、两岸高校的交流互访。承办了“丽水市台湾农业产业化专题研修班”项目,为服务地方,对加快丽水市农业产业化进程,互补两岸农业发展优势做了工作。承办了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农林牧专业协作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校通过各种渠道选派、组织了60人次赴境外(含港台)培训学习,19人次赴国外考察访问。与台湾德明财经科技大学、台湾致理技术学院、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台南科技大学、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台湾中国科技大学6所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交流互访活动。2011年派遣赴台交流学生16人。学校办学声誉不断扩大。

五、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规模效益逐渐提高

学校通过争取政府支持、校区置换、社会融资等有效途径,积极筹措办学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了校园基本建设力度,建筑面积由14.6平方米加到15.8万平方米;加大了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投入,图书馆藏书从30万册扩充到60多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3100万元增长到5300万元,固定资产总值从2.5亿增加到3.07亿;加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构建了办公、人事、教学、科研、实训、资产管理等校园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了信息管理水平。2012年学校开始自主招生,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自主权。在生源萎缩挑战下,学校办学规模稳定在7000多人,二级管理不断明晰,四个分院健康有序发展。专业设置从18个增加到33个;成人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册成教学生1200余人,学院累计为社会输送一万余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13年开始进行国家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2013年中共丽水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学院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发展提供了动力。

六、创新学生管理体制,德育工作扎实有力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了学风建设,创新了学生管理模式,加强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爱心乐园文化品牌——暖春行动、阳光义工、爱心超市、晓丽爱心传递站、郭明义爱心联队。重视贫困帮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社区寝室管理建设与生活指导改革项目紧密相结合,主抓“传递爱心,提升道德;阳光晨跑,增强体质;限塑控烟,低碳生活;绿色网络,促进学习”四大德育工程。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不断探索思政工作的新载体新方法。多年来,多年来,师学生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杨晓丽被评为2007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浙江省道德模范,包崇印荣获全国职业教育百名毕业生就业创业之星,肖万里荣获省级“绿色公益使者”、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七、管理水平逐渐提高,后勤保障体系不断优化

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加强成本核算,健全服务监管体系,逐步建立起了符合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目标管理模式。落实责任追究制,严把食堂主副产品采购、加工、贮藏质量关;切实改善后勤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了后勤人事管理制度,规范了后勤劳动用工,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后勤服务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了制度建设,打劳安全稳定工作基础。深化“平安校院”建设,完善预防和处置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排查化解、分析研判等工作机制,学院大稳定工作格局不断完善

五年来,学校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还难以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创业创新教育、就业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扶持力度、主推项目、搭建平台不够;三是学校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面对新时期,新任务,要研究新情况,有计划、有重点、有突破的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抓好示范后内涵建设,努力向更高的办学层次水平迈进。